焦點項目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助港成亞洲商展之都

於1988年落成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下稱「會展中心」),不但為香港創造一個全新的博覽產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充份顯露本地建築設計, 建造管理的實力。經過兩次的擴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已成為本港標誌性建築之一,亦令香港成為亞洲會議展覽之都。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出現,為香港創造全新的會議展覽產業,亦令本港經濟躍飛。

撮要

  • 香港政府拍板興建會展中心頗具遠見,因為當年香港經濟已逐漸成長尚未起飛,但沒有相應貿易展覽洽談及會議設施。 直至會展落成後,不但展館迅速飽和,活動頻繁, 其中更有多個大型國際性展覽及推廣會議。更為香港創造全新的會議展覽產業,也拉動了香港旅遊和零售鏈系。
  • 會展中心的設計兼具美學及商業功能
  • 會展一期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中約四份一為會展設施。是香港首個大型公私營合作的綜合項目。1986年奠基,1988年交付開幕。
  • 會展二期擴建由填海到完工,前後只花了39個月,充份顯露本港建築工程的高效率。
  • 會展中庭擴建的構思極具創意,而且在「無地,不填海」的限制下,完成「無縫連接」,彰顯香港卓越的建築管理和建造技術。


根據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的統計數字,會議展覽業於2014年為香港帶來約529億港元 (68億美元) 收益,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 (GDP) 的2.3%,較2012年增加29.6%。同期,展覽業活動創造約83,500個相關職位,較2012年增約20%。此外,該協會於2015年進行的香港展覽業調查發現,該年錄得67,019家參展商來港參展,同比增長1.3%;展覽訪客人數更突破200萬,按年增幅12.9%。



貿發局:開創貿易展覽產業
香港貿易發展局會展中心事務主管陳國輝認為,當年香港政府拍板興建會展中心,可説極具遠見:「1980年代初期,香港經濟開始起飛,但缺乏展覽場地供貿易推廣之用,所以當年政府興建會展的決定,甚為明智。」

香港貿易發展局會展中心事務主管陳國輝 (中) 和事務副主管鍾倩文皆認為,當年政府落實興建會展,促使香港開拓新的會展產業發展。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第一期工程採用 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 的建造管理模式;經招標後,由私人發展商新世界有限公司出資興建,並由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

香港貿易發展局會展中心事務副主管鍾倩文補充指,於1988年落成啓用的會展中心共有兩個分別面積8,900平方米的展館,雖然有人曾擔心日後使用量,但實情是:「1992年場館已不敷應用,需要急謀擴建,並於1994年落實第二期擴建工程。」同年,香港亦被選為1997年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的主辦城市,而年會選址就是會展中心;彰顯香港作為國際主要金融中心及亞洲展覽之都的地位。

陳國輝形容,香港會議展覽業急速發展,在會展中心落成後數年,香港已成功孕育了會議展覽業,「落成初期,展覽種類不外乎玩具、時裝等等,後來逐步增至禮品、電子、珠寶鐘錶,由商品展覽,擴展至服務展覽和推廣活動,例如影視,以至近年的授權、知識產權等等。」他指出,香港展覽業不但愈見國際化,個別展覽的規模更是亞洲,甚至全球最大。


會展中心一期於1988年落成並開幕運作。


劉榮廣伍振民建築事務所:建築美學和實際營運的完美配合
負責項目第一期設計的劉榮廣伍振民建築事務所 (香港) 有限公司,其董事張光穎憶述,當年會展中心選址灣仔北部填海區,與灣仔舊區的聯繫被告士打道「截斷」,以致灣仔北的商業氣氛未能蓬勃發展。「所以項目需獨立運作並擁有多元化的配套設施,發揮互補協同效應,既可面向國際商旅,又可連系本地社區需求。


劉榮廣伍振民建築事務所 (香港) 有限公司董事張光穎形容,會展的建築設計既滿足商業貿易需要,又兼具美學特色及服務社區的功能。


他續指,當年落實興建會展中心,其設計亦包含了貫穿灣仔的架空行人天橋,由會展接駁至中環廣場,鷹君中心,瑞安中心,及灣北海旁,以至新鴻基中心,藝術中心和灣仔地鐵站等,有如把灣仔舊區延伸至會展,促進人車分道,帶動人流。

張光穎提到,不少國家的會展中心遠離市區,更兼缺乏配套而經營困難。故會展一期的設計構思是以「城中城」概念為基礎,以提供多元會議展覽設施為主軸,輔以兩家5星商旅級酒店,一座酒店式公寓和一座辦公樓。在全方位互相協同。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舉例指:「兩間酒店的後勤部門,包括卸貨區,主要廚房,物流處理中心,員工飯堂等,都是共用的。」他並強調:「香港會展中心是世界首個採同這樣的發展模式,把這麼多的元素放在一起。」 項目完成後備受各界歡迎,更為香港的貿易發展揭開新一頁。

由於香港租金昂貴,張光穎形容,會展中心本身需達至商標和高效能:「意即每吋面積都有用途,所以設計顧問團隊要不停跟不同的持份者溝通,並不斷優化設計。」例如,會展中心第一期2至4樓的設計就不斷優化,包括因應需求而增加會議室;而其中最大的演講廳,更設8間即時傳譯室,亦是香港工程項目中的首次。


他提到,當時地鐵列車經過的震動,帶來低頻噪音,「由於演講廳音響控制嚴謹,所以決定採用箱内箱的設計,也是香港首個採用同類設計的高標準演講廳。」此外,展覽廳頂部建有離地50米的園林和泳池,泳池是建在展覽廳大跨度空間之上,所以池膽特別選用不銹鋼打造,取其質輕及較混凝土之滲漏風險為低。

張光穎強調,建築設計是一個手段及過程,目標是發揮建築物的效能:「會展中心一期是既複雜又緊密的成功設計,既能促進商業貿易及人文文化,又兼具美學及提昇城市發展的功能。」


王歐陽 (香港):港建築技術推至高峰
負責二期及中庭擴建工程的王歐陽 (香港) 有限公司,其董事梁素雲提到,當年與芝加哥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共同負責建築設計,二期工程於1994年2月展開。她提及,當年需要在維港興建一個面積為6.5公頃的人工島,又因地底已預留興建鐵路,故需以一條長90米、橫跨海面的架空行人道連接一及二期,而二期以鋁合金造成、形態像一隻飛鳥的屋頂,不但成為項目建築的一大特色,更成為香港的地標之一。

王歐陽 (香港) 有限公司董事梁素雲 (左) 指,會展二期的擴建是與時間競賽,而中庭則把香港建築技術推向高峰。旁為董事黃燕華。


她形容,興建二期最大的挑戰是與時間競賽,因為前後連同填海工程只花了39個月,而她亦澄清了一個説法:「當年有説二期的興建是為舉行1997年回歸慶典,但實情是,當年慶典場地一直屬意跑馬地大球場,直至1996年年底中方才落實在會展二期舉行回歸慶典。」

梁素雲憶述:「二期原定5、6月完工,並預留約半年時間作測試,但結果要全面趕工 (最高峰有約3000名工人);當年機電工程的同事日夜趕工,直到回歸前夕,冷氣尚未完成測試,加上連日大雨,個別地方甚至出現漏水。」

惟她指,當世界各地的嘉賓置身大會堂前廳、33米高的玻璃幕牆前,面向九龍半島,180度飽覽維港夜景,加上前廳的無柱設計,以及天花的弧型設計:「大家都可以感覺到香港這城市的躍動,不但是亞洲中的唯一,甚至是世界唯一。」




會展二期擴建由填海到完工,前後只花了39個月。


後來,會議展覽的需求持續增長,會展要再作擴建,但附近卻苦無合適的地段。當年,時任貿發局主席吳光正靈機一觸,親筆繪圖,建議利用第一及第二期之間的架空走廊,擴建為三層新展館。

參與項目的王歐陽 (香港) 有限公司董事黃燕華形容,由於額外擴建部分的海床受制於《保護海港條例》並且要預留位置給沙中線及未來可能興建的灣仔繞道,不能加入永久樁柱,所以當時只能選擇懸空而建。「要先建好屋頂的鋼架,再從半空把三層展館,逐層向下倒吊。」

當時,由於會展西邊有行人,故只能在東邊搭建鋼鐵平台,「整個主要結構合共4條鋼架, 而最重的一個鋼架達2,100噸, 需要先吊高鋼架,再移動到另一邊,有如砌lego積木般,」她強調,無論吊高或移動鋼架,都只得一次機會,絕不能出錯。

黃燕華續指,由於工程不能影響會展的日常運作,故需要先後興建兩條臨時天橋連接一期及二期,代替中庭作通道,其中一條臨時天橋更貫穿地盤的中心地帶:「地盤像個戰場,但一步之遙的臨時天橋在冷氣及隔音設備包圍下卻非常寧靜。」

梁素雲提到,中庭擴建於2006年展開,在「無地,無空間,不填海」下,於2009年完成擴建,並與一期及二期達到無縫連接,並為會展中心增加42%展覽場地,「可以説是把香港的建築工程技術發揮得淋涪漓盡致。」





小檔案
建造及擴建 建築費
一期 1985年動工、1989年落成 (所有設施) 16億港元 (未計地價)
二期 1994年動工、1997年完工 48億港元
中庭 2006年動工、2009年完工 14億港元
展覽會議設施可租用總面積 91,500平方米
設施
  • 3層展覽館(6個展覽廳),總面積66,000平方米
  • 2個會議廳,總面積5,700平方米,座位5,600個
  • 2個世界級會議廳前廳
  • 2個演講廳,面積800平方米,座位1,000個
  • 52個會議室,面積6,000平方米
  • 2間宴會廳,包包括君爵廳及紫荊廳
  • 7家各式中西餐廳,包括會景餐廳、金紫荊粵菜廳、港灣茶餐廳、港灣道Café、新滬坊、維港咖啡閣及意日閣,座位1,340個
  • 商場、銀行、商務中心等相關設施
  • 4星級萬麗海景酒店,共800間房間
  • 5星級香港君悦酒店,共542間房間
  • 甲級會展廣場辦公大樓
  • 服務式住宅會景閣
  • 1,300多個泊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