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馬上登記 | 採購清單 (0) | 我的HKTDC | 登入 登出 | 使用說明

hktdc logo 4


主頁 > 網上商貿平台 > 四川



憑藉豐富的資源、向榮的經濟前景和豐碩的農作收成,一個地處中國西部的主要省份已獲世界市場的青睞


四川地處中國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轄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是中國的資源大省、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和農業大省。

全省總人口9,000多萬人,居全國第四位,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90多萬人,是全國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2013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4,220億美元,其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50億美元,均居西部之首。耕地面積590多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5.3%。

四川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較好,農作物種類繁多,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農業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盛產從溫帶到亞熱帶的各類農副產品,是薈萃優質農副產品的聚寶盆。

四川農副產品在全國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三大林區、五大牧區之一和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地與貿易聚散地,有中國農業的“縮影”之稱謂,為保障全國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得天獨厚

四川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全省70%的耕地、80%的糧食產量和70—80%的主要經濟作物產品產量集中在這一區域。川西南山地冬暖夏涼,乾濕季明顯,光熱充足,攀西地區被稱為長江上游的“金三角”、“聚寶盆”,是全國芒果、石榴、葡萄的最適宜產區。西部高山峽谷高原冬寒夏涼,日照充足,氣候垂直變化顯著,適宜種植反季節蔬菜等特色產品。

全省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等種植優勢明顯,以水稻最為突出。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茶葉、藥材、花卉、蠶桑、棉花、甘蔗、煙葉、麻類等,資源豐富、種類繁多。


重要地位

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也是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唯一的糧食主產區。2013年,糧食總產量3,387萬噸,首次實現“七連增”,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油菜籽產量223萬噸,連續12年創歷史最好水平,穩居全國第二位。

地區前列

四川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優質糧、油、果、菜、茶等特色鮮明的產業帶和生產區。2013年,全省建成現代農業萬畝億元示範區800個。馬鈴薯面積和總產均居全國第一位,茶葉和蔬菜居第三位,水果、中藥材、煙葉、蠶桑等產業位居全國前列。

“川字號”走向國內外

至2013年年底,全省累計認證或登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三品一標”3,390個,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以“四川泡菜”、“峨眉山茶”、“大涼山”、“川藏高原”、“宜賓早茶”、“廣元七絕”等為代表的一批區域品牌和以竹葉青、吉香居等為代表的企業品牌享譽全國。

西昌的蘋果於每年9月在全國最先上市,攀西的芒果於10月在全國最晚上市,江安的夏橙於5月在全國柑橘淡季上市,安岳的檸檬、廣元的橄欖、成都的水蜜桃和枇杷、川西的川芎、川貝等都是全國最大或唯一的生產基地。“川字號”優質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


優勢十分明顯

四川是育種、製種和供種大省。雜交水稻育種科研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雜交水稻產種量、省際間調劑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銷往15個省和東南亞國家,稻種出口佔全國的50%。雜交油菜製種面積居全國第二位,雜交小麥育種、製種和產量位居全國首位。

水平全國前列

四川既有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區,立體氣候十分明顯,生物多樣性十分突出。四川充份利用資源優勢,形成了高度集約的農業生產結構,土地利用率居全國前列。全省具有完善的農業產學研、育繁推、農工貿、投資服務體系,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擁有農業企業8,500多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60家,省級龍頭企業589家。

畜牧業大省

四川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生豬、水禽、兔、蜂群生產均居全國第一。2013年,生豬出欄7,314萬頭、牛出欄265萬頭、羊出欄1,584萬隻。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60多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10多萬噸。

漁業大省

四川水資源豐富,是水資源大省,有“千河之省”的稱謂。淡水養魚條件良好,是中國西部漁業大省,2013年,水產養殖面積近20萬公頃,水產品產量126萬噸。虹鱒魚、鱘魚、魚籽醬常年出口歐盟市場。

農機製造業發達

四川有農機製造企業120多家,工業總產值16億美元以上,位居中國西南省份第一位,產品遠銷東南亞、非洲國家。農業機械化作業推廣迅速,2013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3,937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5%。

名酒之鄉

全省常年酒產量70萬噸,其中外銷40萬噸,全國13大名酒中川酒佔據六席,五糧液、劍南春等名酒享譽中外。


觀光資源豐富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寺、大熊貓棲息地,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 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峨眉山— 樂山大佛等,以及龍泉桃花、川南梯田田園風光、川西北高原自然風貌、鄉村“農家樂”等,讓遊客留戀忘返。


對外交流合作加快


近年來,四川加快農業對外開放步伐,積極拓展境外市場,加大境外投資力度。主要出口農產品有穀物及穀物粉、蔬菜、茶葉、蘑菇罐頭、藥材、煙草、酒類、生絲和薴麻。

四川對境外投資者准入領域擴大,其中的紅薯及非糧作物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生豬、肉牛、肉羊、小家禽畜(含高原畜產品)飼養和深加工,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後續產業開發,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開發與應用,葡萄酒及特色水果釀酒等納入《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2013年修訂)》,享受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優惠政策。


强力支撑


目前,四川正迎來中國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黃金發展機遇期。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四川的生產總值、糧食總產量、工業總產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佔四分之一左右。

近年來,四川大力推進出川通道和交通樞紐建設,綜合立體交通優勢明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在川落戶境外世界500强企業達到200家,外國駐川領館10家;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和公路總里程分別居西部和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鐵路六大樞紐之一,蓉歐國際快鐵運行良好,成都作為中國西部歐亞門戶的地位更加凸顯;水運地處長江黃金水道上游,實現千噸級船舶晝夜通航。



全省有民用機場11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綫達到72條,通航國內外城市171個,是全國第四大城市機場、中西部最大的航空樞紐;成都口岸實施了72小時過境免簽。

四川生態環境宜人, 生活舒適, 省會成都享有中國“ 最佳旅遊城市”、“ 最佳宜居城市”殊榮, 被譽為“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良好的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强力支撑。四川真誠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蒞臨旅遊觀光、考察交流、洽談合作、投資置業,共謀發展,互利共贏。



四川省農業廳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4號
電話:86-28-8550-5730
傳真:86-28-8550-5730
電郵:scnymycj@163.com
網址:www.sc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