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海康生物技術踏足國際舞台
由一個專利授權開始

 

 

「一個專利帶來的價值,往往會遠超出想像!」海康生命科技營運總監及總經理劉樂庭博士表示,公司於成立初期研製出第一個專利創新性生物科技產品—禽流感病毒 H5 型檢測試劑盒,成功吸引全球十大的法國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其後更透過先進的分子生物技術將公司業務發展至醫療診斷、食品安全和動物疾病診斷、檢測及認證等,贏得了國際認可。

 

海康生命科技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旨在將傳染病分子診斷技術商業化。劉樂庭憶述,當時禽流感病毒剛剛出現,公司取得全球十大的法國生物科技公司的核心技術授權,研發出禽流感早期診斷平台,可以準確地檢測禽流感,並成功為技術申請了專利,其後吸引了該法國生物科技公司叩門合作,共同研發出「檢查非致病或致病的甲型流感亞型H5病毒的成套工具」,該技術還通過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在美國申請了相關專利,獲多個地區如歐洲、澳洲、日本及東南亞等地認可,2004還被列為國家級標準:「公司其後更將該診斷技術延伸至食品及動物之上,這些都是由一個專利授權開始,不斷壯大業務。」

 

他指出,作為生物科技公司,保障技術、知識產權最為重要,但10年前很少公司會將資源投放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幸而公司當時取得10萬元政府創新科技基金資助,透過知識產權交易研發出的禽流感病毒 H5 型檢測試劑盒,並取得專利,成功踏出第一步。

 

及至2000年,海康開始開發轉基因項目。劉樂庭表示,當時亞洲還沒有轉基因測試實驗室,公司建立了香港第一家完全專注於分子檢測與研發的實驗室,成為亞洲首家獲得ISO 9001及ISO 17025的基因改造定性及定量測試的實驗室,「該實驗室通過使用PCR(聚合酶鏈反應)與NASBA(核酸序列擴增技術) 技術平臺,提供微生物與化學檢測等基於核酸的檢測技術服務,其中獸醫部更獲日本農林水產省認證。」

 

他形容,生物科技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涉及大量知識產權買賣,通常技術授權去完成研發及,而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幸好不少人才配套,這有助進一步發展成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對於科技公司來說,在知識產權保護及交易上,涉及好大投資及資源,很樂意看到香港發展成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提供一站式配套,有助鼓勵更多人投入研發。惟他坦言,現時仍然是邊做邊學,「始終生物科技屬於嶄新技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向專利評審官、買家或專利律師磨合,解釋新技術之差異。」

 

現時海康生命科技已有超過70個專利,當中包括「用於檢查非致病或致病的甲型流感亞型H5病毒的成套工具」專利、使用酶聯探針捕獲技術檢測核酸目標分子的方法及「新型DNA晶片系統及製造方法」專利等,他透露,「單計申請專利的費用,涉款超過千萬元,但為日後帶來無窮的回報。」

 

他形容,一個專利帶來的價值,往往會遠超出想像,例如當年豪夫邁.羅氏有限公司(Roche)以數百萬元 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以數百萬元美金購買,現時這個專利已為他們帶來倍數計的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近年還自主研發了電場輔助診斷芯片 EFADchip®技術,以臨床採集的樣本為病原菌作出診斷, 只要取得病人一滴血或鼻咽等體液樣本,便可一次過驗出多達300種疾病,包括多種呼吸道和腸道病毒、腦膜炎、霍亂和部分癌症,「希望將嶄新的EFADchip專利技術發展成一全功能診斷平台,徹底變革現有的臨床與現場診斷技術,公司稍正與廣東省疾控中心進行半年臨牀研究,最快明年推出服務 ,主攻內地及香港市場。」

 

提及如何在自行研發及知識產權買賣上取捨,他表示,需視乎公司營運方針,若選擇自行研發,風險較高,但回報較高,反之亦然,現時公司專注自己的技術研發,向全世界提供一流的生物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