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過去6年中國服裝零售的資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個部門於6月18日公布《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目標到2027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比例超過70%。具體內容包括研發一批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紡織數字化、智能化關鍵技術;推進服裝家紡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鼓勵建設服務於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紡織行業知識融合,優化生產工序;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升柔性化生產能力;拓展服務化延伸模式;強化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引導紡織工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香港服裝出口在2025年首5個月按年下跌6%。根據歐睿(Euromonitor)估計,服裝零售在2024年溫和增長4%。然而,近期的貿易摩擦與關稅政策有可能導致供應鏈斷裂,或會影響整體供需狀況和香港出口表現。
目前全球服裝材料回收再造成新服裝,比率僅1%。匈牙利布達佩斯時裝公司SLANGSLANG已有20年歷史,在節能環保方面領先同儕。公司創辦人兼創意總監Szonja Lang分享如何通過升級和回收再造現有服裝物料,生產華麗衣裳的同時融入可持續發展。此外,她也談及該公司與香港多家大型時裝機構合作,在香港開發多種嶄新物料和技術,收穫甚豐。
2025年4月16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並採納了首個《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工作計劃。該計劃重點關注紡織品、家具、輪胎、床墊、鋼鐵、鋁等行業,並納入可維修度和可回收程度等整體標準。對於香港貿易商來說,保持警惕至關重要,密切注意不斷變化的法規、授權法案和產品要求,以確保出口到歐洲市場的商品符合歐盟指令。
本頁詳列香港成衣、紡織及配件業有關商會的聯絡資料。
丹麥環境部上月宣布,將按計劃在全國禁止進口和銷售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服裝、鞋類及供消費者使用的服裝和鞋類防水劑。禁令將於2025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並於2026年7月1日起適用。
東盟零售電商發展迅速。未來數年,該區6個最大經濟體,即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東盟六國)的零售電商市場料將進一步壯大,2024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14%。事實上,越南、泰國、菲律賓及印尼均躋身全球十大增長最快的零售電商市場之列,人口年輕、收入水平上升,以及智能手機上網普及,都是當地零售電商市場持續向好的主因。
丹麥政府已正式通知歐盟委員會,該國計劃禁止銷售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服裝、鞋類及相關防水劑。歐盟日後也會全範圍推行適用於服裝和鞋類等多類產品的PFAS限制措施,惟上述的丹麥法令議案將會更早實施,預期於2025年7月1日生效,而禁止進口和銷售所涵蓋產品的規定將於2026年7月1日起適用。如果受涵蓋的產品是在2026年7月1日前進口,則可繼續銷售直至2027年1月1日。
2024年12月27日,歐盟《官方公報》刊登了歐盟理事會第2024/3211號規例,暫停向一些農產品及工業產品徵收共同關稅。此前,在2024年12月19日,歐盟《官方公報》刊登歐盟理事會第2024/3213號規例,讓歐盟開設及管理某些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的自主關稅配額。上述兩項規例讓營運商(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營運商)有更多機會向歐盟客戶銷售上述規例所涵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