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化部及市监总局于9月4日联合公布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订明2025-2026年主要目标,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具体措施有:推动手机、个人计算机、家庭网关设备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利用「一带一路」等多双边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深化跨区域跨境合作。
国务院于8月26日公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目标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提升至逾90%。《意见》提出人工智能在上述六大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具体内容包括: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建立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工信部于8月22日公布,中国首项管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将管控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10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各有害物质的含量提出强制性要求。标准订明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RoHS)标识、含有的有害物质信息披露及技术支撑文档保存等要求,确保当局可以追溯及核查有害物质管控结果,进一步加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管控工作,并回应企业关切,顺应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趋势,鼓励企业通过二维码与电子屏幕显示等数字化技术生产有害物质信息规范标识。
8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见证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向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2018年,科学技术部同意内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设于香港的伙伴实验室正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配合国家整体发展规划,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于2023年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科学技术部于今年1月批准15所香港的实验室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包括香港大学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的转化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的太赫兹及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自7月1日正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