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倫敦到巴黎,Z I D I 創意總監 Nathan Moy 將三地養成的美學素養,融入對當代身份、性別與可持續時尚的深度探索。作為 CENTRESTAGE 2025 的 Emerging Designers 之一,他以視覺語言回應現實幻象,透過設計提出關於未來的提問:身份如何在科技與文化交錯中形成,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如何變化,設計如何在倫理、工藝與想像之間建立清晰語境。
在 Nathan Moy 的創作中,服裝作為一種敘事媒介,他所構築的時裝語言源於文化交錯、科技轉型與身份解構的當代處境,並通過布料、輪廓與結構,持續質疑大眾對真實與虛構、性別與權力、限制與自由的慣性理解。他亦將時裝視為思想的載體,將設計視為一種文化責任,強調語境的敏感度與語言的普世性。
經歷紐約的激進節奏、倫敦的學術自由與巴黎的工藝傳統,身為 Z I D I 創意總監的 Nathan 所建立的創作方法論回應現實本身的多重結構,其關注的是服裝如何在技術與倫理之間產生意義,又如何在穿著的過程中,轉化為一種關於身份的流動語言。
透過與 Nathan 的訪談,我們得以探索他的創作邏輯,理解一個年輕品牌如何以縝密的設計紀律回應當下,並透過物料選擇、製作機制與美學敘事,持續拓展時裝的思想維度。
VOGUE HK:你的學術和職業軌跡橫跨紐約、倫敦、巴黎三大城市,這些經歷如何塑造你對品牌語言與服裝文化的理解?
Nathan Moy:在紐約、倫敦與巴黎這三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穿梭,深化了我對品牌語言與服裝文化的理解。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節奏與敘事方式,形塑出不同的時尚身份——紐約的無畏精神孕育出大膽、都會的美學;倫敦的多元氣質滋養出實驗性的創作;巴黎則體現出經典優雅與精湛工藝。
這些文化經驗交織出我對品牌定位的認識:品牌需要回應當代文化脈絡,同時也需具備超越地域的普世性。我對品牌語言的構思,正是把這些多元線索編織成一套有機敘事,回應當代身份的複雜性與人類共同的情感經驗。
VOGUE HK:你曾參與高級訂製、皮具與成衣的設計,這些不同的製作與運營系統是否對你建立品牌的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Nathan Moy:我在高級訂製、皮具與成衣之間的工作經驗,讓我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工藝精神與消費者互動。高級訂製讓我學會珍視每一道細節與設計中的藝術性;皮具設計則教會我結構的堅固性與永恆價值;成衣的普及性提醒我,設計必須與日常連結,同時具備創新視野。這三種系統的經驗匯聚成我對品牌建立的基本原則:結合品質與創意,讓每個品類皆能呈現出深思熟慮的設計理念、可持續實踐與包容精神。
VOGUE HK:Z I D I 的作品充滿虛實錯置與視覺挑戰,這種風格是否也在回應當下所處的社會現實、虛擬科技或身份流動?
Nathan Moy:是的,Z I D I 設計中幻象與結構的交錯,正是對當代處境的一種回應。在這個身份可以被編輯與建構的數碼時代,我希望透過創作挑戰感知界限,引發思考。這種視覺語言象徵我們每天所處的多重狀態——真實與虛構、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模糊界線。透過模糊這些邊界,我希望建立一種能夠引起共鳴的時裝語言,同時也為穿著者帶來自我探索的空間。
VOGUE HK:品牌強調品質、限量生產與包容性,這三者如何在設計決策中相互作用?你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平衡這種「限制」與「自由」?
Nathan Moy:品質、限量生產與包容性是 Z I D I 的三大核心價值,這三者在設計過程中彼此呼應。對品質的堅持,讓我關注每一道工藝細節與物料來源的道德性;限量生產則讓每件作品更具獨特性與目的性;包容性則要求設計能夠擁抱不同體型與身份。要兼顧這三者,需要一種以框架為動力的創作紀律——我不視它們為限制,反而視作推動創意的原動力,使每件作品更具深度與意義。
VOGUE HK:在物料選擇方面,你是否曾面對環保責任與設計完整性之間的兩難?你如何調和這種矛盾,或將其轉化為創作靈感?
Nathan Moy:確實,物料的選擇經常是一場複雜的抉擇,但我更傾向將這種張力視為創新的契機。透過探索可持續的替代材質,與創新紡織企業合作,我可以在實踐環保責任的同時,實現完整的設計願景。每一次物料決定都是敘事的一部分,傳遞我對道德實踐的信念與對美學語言的追求。正是這種永不妥協的對話,使我不斷突破時裝的可能性。
VOGUE HK:Z I D I 涵蓋服飾、配件與鞋履三大品類。你如何確保在不同品類中保持一致的可持續標準,同時又不失設計語言的完整性?
Nathan Moy:要在不同品類中維持一致的可持續標準,我採取的是整全的品牌策略——從原材料採購、生產流程到設計理念,每個環節均遵循統一的標準,適用於服飾、配件與鞋履。這樣的堅持確保每件作品都能反映我們的核心價值,同時保有創作的自由度。設計語言的連貫性來自於這種堅持,也來自不斷在可持續原則之內進行形式與功能上的創新。
VOGUE HK:能否分享下一個系列的靈感來源?
Nathan Moy:我目前正專注創作兩個既獨立又彼此對話的系列。第一個系列為 2025 秋冬 FLUX 系列的延伸,將以七套造型組成,其中五套將於九月 Redress 設計大賽決賽中亮相。這一完全可持續的高級訂製系列,以解構古著男裝風褸為起點,再以維多利亞時期的元素如馬甲、胸衣與裙撐,重塑成女性化輪廓。透過這種形式轉變,我希望挑戰脆弱陽剛的概念,並探討性別與權力結構之間的微妙關係。
第二個系列名為“AETHER”,聚焦時間扭曲、視角錯亂與輪廓扭變等主題,同時回應我們與 AI 和數碼意識之間日益複雜的關係。這兩個系列共同構成一場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對話,引導受眾思考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中,身份的流動性究竟如何自處。
VOGUE HK:品牌在將來會有甚麼發展計劃?你是否已經有想探索的文化語境或市場方向?
Nathan Moy:展望未來,我希望 Z I D I 能進一步拓展品牌敘事,進入更多具創造力與文化啟發性的領域。我渴望與同樣重視可持續與包容價值的藝術家與社群展開跨界合作,建立跨越地域的深度連結。我對擴增實境與虛擬環境等創新科技特別感興趣,它們不僅可以重塑設計流程,更能進一步推動我們的環保使命。
我的願景是培養一個全球社群,不單視時裝為藝術表達,更將其視為推動世界正向改變的媒介。透過這些實踐,我希望加深大眾對時裝於文化敘事角色的理解,並引發對未來更公平世界的想像與參與。